AI能写代码,但搞不定这些

2025年1月15日

现在软件行业都挺焦虑,说AI能把程序员顶替了。但我告诉你,这事儿根本没那么简单。AI确实能写代码,但它干不了软件里最关键、最麻烦的活儿。

AI懂代码,不懂系统如何设计

AI能很快地根据指令生成代码,效率确实高。你给它一个简单的需求,它就能吐出大量代码。很多人以为这样就能省下程序员了。

但软件的核心,是把复杂的需求理清楚,然后设计出一整套能解决问题、能持续创造价值的方案。

这包括理解用户真正想要什么,业务流程怎么走,系统各个部分怎么配合,甚至未来可能出现什么变化,都得提前考虑清楚,设计出清晰的蓝图。

AI根本理解不了这些深层的东西。它无法从你模糊的几句话里,推导出那些复杂、精确,还要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的系统模型。

它只会照着你给的字面意思敲代码,但它给出的东西,往往只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,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真问题,甚至会给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。

软件不是写出来就完成了

软件写出来只是第一步。它要上线跑起来,每天帮你干活、创造价值。这之后,才是真正的考验:漫长且烧钱的测试、维护和升级。这部分的成本,往往比最初开发还要高得多。

测试,AI做不好

软件上线前必须经过反复、严格的测试,不然出了问题,业务可能直接停摆,公司损失巨大。AI能跑一些自动化测试,但它发现不了那些藏得深、影响大的逻辑漏洞和业务缺陷。

它不理解实际业务场景和用户行为,就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风险点,发现不了那种意料之外的问题。比如,它很难发现不同系统交互时产生的复杂问题。

维护,AI搞不定

软件跑久了,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,不断出现新问题,需要持续地修修补补、更新升级。这就像管理一个不断扩建的老房子,里面盘根错节。

AI没法像那些对系统整体架构、历史背景和业务细节都了如指掌的资深工程师一样,快速找出问题根源,高效地解决。

而且,这种长期维护中,经常要修改别人写的代码、甚至第三方开源库的错误,这些需要深入理解和沟通的工作,AI目前也做不了。

如果大部分代码都是AI写的,出了问题,没人能看懂,也没人能真正负责,那这个系统就会彻底变成一个没人敢碰的烂摊子。

所以,AI顶多就是个帮你提高效率的工具。它能帮你写点代码、做些重复性工作。

但它代替不了人去理解最复杂的业务需求、设计整体解决方案,更代替不了人去处理和承担软件长期运行中那些真正复杂的问题,以及应对突发状况。

未来,软件行业会因为AI写出更多程序,但那些能驾驭AI、专注于解决更复杂、更有价值问题的工程师,才是真正稀缺、更有价值的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