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还可以这么用:AI辅助找到降压药;发现医生漏诊的贫血
2025年4月8日
医学是非常专业的事情,大量专有名词普通人很难搞懂,身体遇到毛病要么找医生,要么自己查资料。AI(如豆包、通义千问、deepseek)改变了查资料的方式,可以基于训练的医学材料,给出建议。
今天小匠分享两个在医学上使用AI的案例。案例来自患者的分享。请辨别使用AI,遵循医生的建议。
案例1:AI辅助找到降压药
一位高血压患者搬到意大利后,陷入噩梦:心肌肥大,血压失控,医生开了Ramipril、Lobivon等十多种药,试了16个月,换了三位医生都没搞定。要么药没效果,要么副作用严重,一头晕到下不了床。
这位患者把目光转向了AI(Claude,国外的一个AI助手),几步翻盘:
-
输入问题:告诉AI,“我在奥地利吃Ramipril/HCT三年都好,意大利为啥不行?”
-
上传证据:把旧药说明书拍照上传。
-
AI分析:AI指出不只主要成分,整颗药配方都得匹配,查出意大利的Ratiopharm(原厂Actavis)配方一致,连色素都一样。
-
验证执行:他买来一试,血压稳了,副作用全无。
医生没空查的细节,AI几分钟挖出来,解决了16个月都没有解决的难题。
案例2:AI发现医生漏诊的贫血
患者的父亲因严重贫血住院,做了各种检查,医生却没看出问题。症状表现为,疲惫不堪、脸色苍白,可医生忙于流程,结论模棱两可,治疗迟迟没进展,家属都快疯了。
这位患者使用Claude,简单操作解决问题:
-
上传数据:把检查报告(血红蛋白值等)拍照传给AI。
-
提问直击:问“这些结果有啥问题?”
-
AI诊断:AI秒回,“血红蛋白低到危险水平,可能是严重贫血,建议立刻复查。”
-
推动行动:拿着AI反馈找医生,果然确诊贫血,治疗马上跟上。
医生漏掉的关键指标,AI一眼看出,快速解决了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