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I自动化工作任务方向在哪里?n8n最新分享中已说明一切

2025年10月16日

最近,n8n完成了 1.8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,估值 25 亿美元。n8n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开发平台之一,产品远远领先扣子、dify以及众多自动化流程编排平台。今年用户增长 6 倍,营收增长 10 倍。

本文翻译自官方博客,从这篇博客可以看出n8n的产品开发思路,工具平台的生命力来自对业务的理解以及社区生态,对想自动化工作流程的组织和个人很有启发。

内容如下:

这笔投资看重的是一个根本问题:AI 竞赛拼的不只是模型有多聪明,更要看谁能让 AI 真正在业务中稳定跑起来。

现在的 AI 智能体市场分成了两派。一派平台把一切交给 AI,你只管写提示词,剩下的听天由命,所有逻辑都由模型自己理解决定。

另一派要求严格的规则路由,工程师可以精确控制每个环节,但业务人员想快速调整就很困难。

我们从社区学到,这两个极端都服务不好企业。

完全自主的 AI 成功时很惊艳,但用在关键业务上太不稳定。严格的规则路由虽然可控,但每次改动都耗时耗力,还得拉上开发人员。

n8n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生的:让你灵活掌控智能体的自主程度。你来决定平衡点——给多少自主权,定多少规则,更关键的是,随时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这个平衡。

但掌控平衡只是第一步。要让智能体真正落地,还需要两个关键能力:

编排能力:把智能体接入你实际用的工具和数据,在该人工把关的地方加入监督,搭建好监控和触发机制让一切平稳运转。

协作能力:让懂业务的人和会开发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实时协作。

少了这两点,企业就会困在无尽的开发循环里。工程师闭门造车,业务人员测完再反馈,来来回回拖拖拉拉。

智能体永远上不了线,因为最懂需求的人和会实现的人根本没法有效配合。

我们验证过的方法很简单:在同一个平台上把 AI、代码和人结合起来。技术人员搭架构,业务专家做配置和优化。这就是协作,而协作能成功的前提是编排层够灵活,能跟着你的需求一起进化。

我们的原则

从 2019 年开始,我们就在做 n8n,最初是自动化工具,后来发展成 AI 编排和跨团队协作平台。

现在,社区和企业客户告诉我们,n8n 终于能帮他们把 AI 用到生产环境了。

一路走来,我们和快速壮大的社区一起成长,社区贡献了大量视频、模板、节点等内容。这个社区我们会一直用心对待,永远不会设置访问门槛。永远不会。

灵活性永远是产品的第一优先级。你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模型、连接任何工具、部署在任何地方:我们的云、你的服务器、树莓派甚至裸机。

产品设计上既让新手容易上手,又足够强大去应对编排本身的复杂性。

从在家折腾智能灯光的极客,到大规模运行关键任务的联合国,我们的目标很清楚:让 n8n 成为 AI 应用开发的首选平台。

更重要的是,成为 AI 部署落地的首选平台。

接下来做什么

行业变化很快,我们也在加速前进。

这笔融资会推动我们的产品路线:扩充集成能力,让生态伙伴能开发自己的节点并全球共享,让 n8n 不局限于画布界面,推出适合不同团队工作方式的新交互形式。

我们要让平台既容易上手,又能应对大规模场景——因为生产环境的 AI 就是这样的要求。

社区已经在推动 n8n 从平台变成生态系统。越来越多人开始围绕 n8n 做生意,我们想更好地支持社区:提供培训资源、新功能抢先体验、商业合作机会,还有好玩的线下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。

我做 n8n 最初是想摆脱重复劳动,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现在我看到的未来是,用 AI 开发、借助智能体提升效率、成为 10 倍生产力的人会变成基本要求,就像会用 Excel 一样。

最早会 Excel 的人很稀缺,现在它已经是很多岗位的标配技能。

AI 也会走同样的路。我的目标是让 n8n 成为大家用 AI 开发的首选平台。